《南昌日报专版》奋力书写英雄城工运事业的新时代答卷  ——南昌市工会五年工作回眸
发布时间:2022-12-16 浏览量:1562

  全面推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零工经济工会联合会;大力实施职工劳动技能提升工程,每年投入一亿元,多渠道助力南昌打造技能人才高地;首创农民工(散工)服务工作模式,累计打造12家散工联合工会、20家散工服务站;创造性开展“工会+N”维权服务,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东方时空》栏目报道;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等100余项荣誉,《工人日报》先后两次头版头条报道南昌工会先进经验……南昌市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的五年,全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务大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使我市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充分彰显了省会城市工会的责任与担当,圆满完成了工会十四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刘文晔 潘睿 本报记者 黄之昊/文

  刘铭/图 

  让党旗在英雄城职工心中高高飘扬

  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始终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始终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中心组集体学习、理论研讨会、专题培训班、知识竞赛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工会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读经典,汲取智慧力量。今年11月12日,在方大特钢办公大楼内,一场名为“把一切献给党·劳动创造幸福”的职工主题阅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活动现场,来自该公司16名职工代表依次上台诵读红色经典文章。“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该公司焦化厂职工盛志江如是说。

  用阅读的方式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是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回望工运百年路 奋进工会新征程”十大系列活动的缩影。为不断提高职工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五年来,市总工会持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全市职工庆祝建党100周年十大系列活动,每年坚持组建劳模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主动参与“兴家风 淳民风 正社风”活动……一项项内容丰富的活动,让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步履更加坚定。

  在疫情大考面前,全市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助力抗击疫情,市总工会组织74名党员干部成立志愿者突击队赴社区战“疫”,累计4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开展应对疫情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2020年至2022年投入专项资金1500万元,为154名援鄂医务人员赠送“意外大病和住院津贴保障计划”,为6754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赠送“新冠肺炎保障计划”,向快递员、外卖员等人群免费发放2.5万支抗原检测试剂,慰问服务职工12万余人次。在2020年特大洪灾发生后,市总工会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落实防汛救灾十大行动,组织党员突击队参与抗洪救灾工作。2022年特大旱情发生后,市总工会向县区工会拨付841万元专项抗旱资金助力全市抗旱救灾。

  为一线产业工人成长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任务。肩负着省会城市的担当与使命,南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谋划下启动。

  五年来,市总工会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从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入手,发挥试点企业先行先试的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全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措施陆续出台,效果日益彰显。

  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只能从实践中来,从职工中来。为了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更加扎实有力,市总工会推动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南昌市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产改工作被纳入市委督查范畴;牵头制定产改十大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定期组织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产改工作专题会,协调相关部门出台23个配套制度文件,组织56家企业参加市级试点工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走进被纳入省级产改试点单位的南昌印钞有限公司,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印钞车间的全貌映入眼帘。一台台机器间隔有序,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守候在机器旁紧盯印刷过程,车间安静而繁忙。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现有员工1025人,其中一线工人788人,中高级职称人员133人,技师94人,高级技师16人,企业级技师1人。公司高度重视职工队伍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着力打造一支思想坚定、素质过硬、精神焕发的新时代印制工人队伍。”

  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市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系列活动。连续七届开展“洪城杯”职业技能大赛,共有6200余名选手参赛,其中526名技能人才获得“南昌市技术能手”等荣誉;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开展“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涵盖虚拟现实(VR)、大数据抓取等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全市参赛单位累计4200余家,参赛职工150万余人次;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五小”活动,累计提出合理化提案6万余条,参与技术攻关、技术改进等项目1500余项,取得200余项各类技术专利,创经济效益3.2亿余元……一项项有力的举措,助力南昌产业工人由“工人”向“工匠”转变。

  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为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市总工会挂牌命名“袁政海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南昌首批挂牌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该工作室由17名骨干成员组成,以模具钳工为主,同时吸纳模具设计、车工、焊工等工种,积极在智能物流、机器人和3D打印等领域展开探索,是江铃组织高技能拔尖人才开展技术攻关、优化作业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挂牌命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70余家。从劳模到劳模创新工作室,个人的力量转换成团体的力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引领各行各业掀起技术创新的热潮。

  五年来,市总工会始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评选2020年南昌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84名,举办全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开辟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晒劳模故事”专栏、地铁电视“榜样的力量”等节目,以微电影、微视频、专题片、纪实片等形式,宣传劳模和一线职工中的能工巧匠。推动落实全市各级劳模享受免费参观A级景点、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医院就诊绿色通道等关爱政策,激励带动广大职工踊跃投身经济社会建设。

  用心用情当好职工信赖的“娘家人”

  工会的根基在职工群众、血脉在职工群众、力量在职工群众。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年来,市总工会始终聚焦工会主责主业,当好维权维稳“减压阀”,以在全市创造性开展“工会+N”服务为主线,深化“三师一室”服务点建设,实现了法律援助律师100人,劳动关系协调师100人,健康工程师100人的“三个一百”;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活动,建成12家“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处理职工来信来访17692人次,提供工会法律援助3154件,帮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超4亿元。开展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行动,不断深化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全市已建工会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建制率均超过95%,覆盖企业和法人单位约1.84万家。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为了给广大职工提供更多便捷和实惠,市总工会坚持服务职工精准化、普惠化、常态化,形成了一批富有南昌特色的服务职工品牌。

  五年来,先后开展党员干部“1帮1”“N帮1”精准结对帮扶,“送温暖”走访慰问职工6万余人次,“送清凉”慰问一线职工7.2万余人次。坚持扶智、扶志并重,筹资1600万余元推动市总工会挂点扶贫村各项事业发展,组织贫困、留守儿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帮助贫困村实现全面脱贫。

  五年来,市总工会发行“南昌职工卡”40万余张,依托职工卡每年开展专题普惠活动,拉动消费40亿元。组织“爱在工会 四季有约”职工文化艺术公益培训,举办“洪城热恋 牵手幸福”交友联谊活动、百对职工集体婚礼;建成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20家、省级标准化职工书屋48家,创办全省首家电子职工书屋。恢复南昌市工人艺术团,举办“中国梦·劳动美”大型文艺演出、南昌市职工才艺大赛,开展百场文艺演出下基层活动,举办南昌市第八届工人运动会,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届之最。

  将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基层工会是工会工作的基石。市总工会在全市实施以“创建六型工会,提升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水平,夯实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优化精神文化、维权维稳、创新创业三项服务”为内容的“6123”工程。五年来,市总工会厚植基层沃土,织密组织网络,做到职工在哪里,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工会工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市总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工作理念,不断推动党工组织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加强党工共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会重点工作列入全市党建目标考核内容,五年来新入会14.29万人,新建会2295家,建成120家党工共建示范单位。

  2022年11月,市总工会在进贤县举办了一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仪式。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5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当场加入工会,成为工会会员。

  五年来,全市工会进一步细化工会组织在社会各领域的布局,西湖区总工会创新“点线面网楼园”六维建会模式,青云谱区总工会创造楼宇工会建设“四化”工作法,东湖区扬子洲镇前洲村联合工会、南昌县莲塘镇正荣大湖社区工会联合会、中节能晶和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工会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基层工会组建水平普遍提高,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五年来,市总工会建成“两微一端”,开发“四大平台”和“十大应用”,实施智慧工会二期建设,打造“职工指尖上的工会”。全市工会经费拨缴收入由2017年的1.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82亿元,增长36.8%。全市县以上工会资产由2016年的6.9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5.44亿元,增长122%。全市职工互助保费总量由2017年的1213.83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828.55万元,增长50.64%,累计赔付及救助达4042人次。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未来五年,全市各级工会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主责主业,落实“12345”目标要求,实现“一大目标”,牢固树立“有冠必夺、逢一必争”的争先意识,实现各项工作在全省工会系统作示范、在全国省会城市工会勇争先;把握“两大重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工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突出“三大提升工程”,着力提升职工劳动技能、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提升工会资产使用效率;明确“四大工作导向”,推进工作数字化、任务项目化、质量标准化、服务品牌化;构建“五大体系”,即职工思想引领体系、职工建功立业体系、职工帮扶服务体系、职工权益维护体系、工会组织建设体系。

  历史的车轮,镌刻着过去的辉煌,也承载着新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昌工会正汇聚起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的强大合力,以走在前列的责任感,担当示范的使命感,不负党和职工群众的殷切期望,不辱历史赋予工会组织的伟大使命。

江西省南昌市总工会 赣ICP备2025061944号-1

电话:0791-83868027 邮箱:ncghwlzx@163.com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29号 邮编:3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