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担当凝心聚力 用实干攻坚克难 ——记2023年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吕川
发布时间:2023-07-04 浏览量:1844

吕川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专业,2006年参加工作,现任核工业二七〇研究所地质勘查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江西省相山铀矿田、鹿井铀矿田等野外一线从事铀矿地质矿产勘查等工作。吕川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找矿成果,多次被评为研究所先进文明职工,其中,因铀矿勘查找矿工作业绩突出,2015年获“南昌市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获中核集团“青年岗位能手”、2019年获中国铀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夯实理论 积极进取

思想上,吕川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时时刻刻处处用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无私奉献 冲锋在前

吕川热爱铀矿地质事业,紧密围绕国防建设和核能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以“找大矿、找富矿、找经济可采铀矿”为主要奋斗目标,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十余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吃苦耐劳,一年中多数时间是在野外项目分队度过。野外工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他能够坚持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勇于承担,用汗水换来了铀矿地质找矿的累累硕果。

十余年来,吕川共主持、参与项目10余个。其中,主持承担5个重大项目,钻探工作量20余万米,累计经费2亿余元,服务于铀矿大基地建设,缓解了铀矿山资源危机程度,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江西省相山和鹿井两个矿田均取得找矿新突破,获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找矿发现奖9次,新发现中型规模矿床1处,铀矿产地3处,并扩大了老矿床铀资源规模,其中1矿床由小型矿床扩大为大型矿床,在1矿床深部新发现品位矿段创相山铀矿田之最高品位记录。

此外,作为一名基层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因铀矿地质工作的特殊性,吕川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也深感安全生产、保密责任之重大。该同志在野外生产过程中,能够扎扎实实开展安全生产、保密责任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和保密检查,强化项目组成员对安全生产和保密责任意识,最大程度降低了安全生产事故和泄密事件的发生。十余年来,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安全、保密零事件发生。

三、勤于钻研 攻克难关

吕川注重学习和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找矿,主持梳理了从铀矿成矿理论、找矿预测、勘查技术和探采一体化等4个研究方向,包括精细矿物学研究、矿化富集规律研究、成矿构造体系研究、构造与蚀变带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物探方有效性研究、综合物探方法集成研究、钻探技术工艺研究等卡脖子问题,助推取得找矿新突破。该同志先后在《地质论评》《矿产勘查》《铀矿地质》《东华理工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

四、团结协作 传递薪火

近年来,铀矿地勘事业蓬勃发展,项目多,任务重,技术人员相对紧缺,在野外项目实施过程中,吕川采取精细化管理,注重各专业技术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与各专业技术组商讨各工作环节的处理方式,虚心接受各专业技术组成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在工作中的配合默契度,使工作全面流程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中,能够主动关心项目组成员,帮助有困难的同志,增强各成员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提高项目组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长期以来,在他的心里,时刻铭记着核地质人“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信念;在他的身上,展现着当代地质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三特”精神。

江西省南昌市总工会 赣ICP备2025061944号-1

电话:0791-83868027 邮箱:ncghwlzx@163.com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29号 邮编:330038